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欧洲杯盘口是什么意思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《甲骨文合集》中,有两片编号为14294和14295的甲骨。
图片
图片
谁会想到,就在这两片商代的甲骨中,竟然隐藏着中华文明起源的最古老文字记载?
说到中华文明的文字记录,历来公认的就是《尚书》。
《尚书》中最古老的第一篇,叫作《尧典》,相传是尧帝传位给虞舜之时所作的。这一点,从孔子以来的历代学者都深信不疑。
近代却有一些疑古派的蠢货跳出来,声称这《尧典》里的记载不可信,就连夏朝都不存在,大禹只是一条虫,更不要说夏朝以前的尧舜,根本不可能存在,只是战国时候的人虚构出来的人物罢了。
夏朝是否存在?尧舜是否存在?
1944年,胡厚宣发表《甲骨文四方风名考》,第一次准确指出这两片甲骨里记载的四方之名竟然与《尧典》和《山海经》高度吻合!
“《山海经》之某方曰某、来风曰某,与卜辞四方名及风名适合……足证《大荒经》与《尧典》之四宅,同出一源。”以下为四方风甲骨研究相关的权威原文引用,整理自学术文献与考古资料:
《合集》14294:
“东方曰析,凤(风)曰劦(协);南方曰因,凤(风)曰微;西方曰,凤(风)曰彝;□〔北〕□〔方〕□〔曰〕夗,凤(风)曰。”《合集》14295:
“辛亥卜,内贞:禘于北,方曰夗,凤(风)曰,年?……禘于南,方曰微,凤(风)夷,年?……禘于东,方曰析,凤(风)曰劦(协),年?……禘于西,方曰彝,凤(风)曰丯,年?”这两片甲骨上出现的四方神名,恰恰与《尧典》中的四方之名完全相同!以下是《尧典》中与四方之名的相关记录:
“分命羲仲,宅嵎夷,曰旸谷…平秩东作…厥民析……申命羲叔,宅南交,曰明都…平秩南讹…厥民因……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谷……厥民夷……申命和叔,宅朔方,曰幽都……厥民隩。《山海经》中的四方之名如下,同样高度吻合:
《大荒东经》:
“有人曰折丹,东方曰折,来风曰俊,处东极以出入风。”《大荒南经》:
“有神名曰因(因乎),南方曰因乎,夸〔来〕风曰(乎)民,处南极以出入风。”《大荒西经》:
“有人曰石夷,〔西方曰夷〕,来风曰韦,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。”列表对照如下,只要不是瞎,只要不是蠢,都能看出来这是完全相同的四方记录。
图片
也就是说,《尧典》和《山海经》中有关的四方内容,至少在商代的时候就已经确凿无疑地存在了,绝对不是战国时候的儒生虚构出来的伪书。
你以为这就完了?图样图森破。
要知道,《尧典》里面有关四方的内容与四时是紧密相关的,是羲和之官“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民时”得到的测定结果。
这个四时和四方的测定依据,就是《尧典》中的天象记录,四方神的名字,就紧紧贴在天象记录后面:
日中,星鸟,以殷仲春。厥民析。日永,星火,以正仲夏。厥民因。宵中,星虚,以殷仲秋。厥民夷,日短,星昴,以正仲冬。厥民隩。这个天象记录,抱雪斋已经全球独家首家提出,是1.1万年以前的二分二至日躔记录。1.1万年前,春分日中之时,日躔在南宫朱鸟的星宿,所以说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”。1.1万年前,夏至日永之时,日躔在东宫青龙房宿大火,所以说“日永星火以正仲夏”。1.1万年前,秋分宵中之时,日躔在北宫玄武虚宿,所以说“宵中星虚以殷仲秋”。1.1万年前,冬至日短之时,日躔在西宫白虎昴宿,所以说“日短星昴以正仲冬”。天象昭昭,无不在证明《尧典》里的四方是1.1万年以前的真实天象记录。中华文明最少在1.1万年以前,就已经把“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民时”写进了法典。《尧典》,是全地球文明当之无愧的第一宝典,人类第一圣经。你以为这就完了?图样图森破。抱雪斋还全球独家首家提出,甲骨14294和14295中,不但提到了四方帝之名,还提到了四方神之名。过去被学姐砖家们解读为风名的四个名字,其实也是四个神名!这个四方分别配上两个神帝的做法,在全球最古老最权威的史书《礼记》中也有记载:《礼记·月令》中有关四方神的原文如下: “孟春之月……其帝大皞,其神句芒。”“孟夏之月……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。”“孟秋之月……其帝少皞,其神蓐收。” “孟冬之月……其帝颛顼,其神禺强。”这个句式,和编号14294甲骨里的句式一模一样!和《淮南子》里的句式也一模一样:“东方,木也,其帝太皞,其佐句芒,执规而治春。南方,火也,其帝炎帝,其佐朱明,执衡而治夏。西方,金也,其帝少昊,其佐蓐收,执矩而治秋。北方,水也,其帝颛顼,其佐玄冥,执权而治冬。”这说明什么?说明五行学说在1.1万年以前的《尧典》时代就已经成熟了,熟透了。中华文明,果然天下第一。抱雪斋读易,果然天下无敌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欧洲杯盘口是什么意思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